close
內容來自sohu新聞
三季度GDP破7幾乎成定局 降準預期加大
三季度GDP或“破7” 降準預期加大車貸信貸南投中寮車貸信貸
王子約 李德尚玉
中國經濟正面臨新舊交替的壓力和挑戰。在經濟增長舊動力衰退、新動力尚未成為主導力量的當下,有人擔憂,中國經濟是否會“硬著陸”或動力消退?
昨日,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國傢主席習近平強調,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7%,符合全年增長預期目標,也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增長最快的。一個國傢經濟增長,有快有慢是正常的,不能說隻能加速、不能減速,這不符合經濟規律。
今天,國傢統計局將公佈第三季度GDP,這再次成為關註焦點。《第一財經日報》梳理十傢主流券商報告和多方預測發現,認為三季度GDP增速低於7%的觀點超過九成,大部分預測在6.7%~6.9%范圍房子信貸設定內。
一名官方經濟研究人士對本報表示,從此前公佈的數據來看,三季度GDP“破7”幾乎成為定局。他認為,當前內外需持續疲軟,人民幣信貸回升和供給量增大等有利因素被貶值對沖,在復雜矛盾的背景下,這一數據並不悲觀,而且從分項數據看,中國經濟轉型的成效日益顯現。
不過,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依然錯綜復雜,全球經濟情況總體偏弱,中國不可能獨善其身。上周五央行[微博]最新發佈的數據顯示,9月金融機構外匯占款下降幅度再創歷史單月最大降幅,央行外匯占款也已連續8個月下降。
市場普遍認為,未來數月中國的外匯占款仍然可能出現負增長。外匯占款的減少、9月金融數據的隱憂,加大瞭市場對央行降準的預期。
李克強總理16日主持召開金融企業座談會時就強調,要在保持宏觀政策穩定的同時,引導金融機構圍繞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創新服務方式,有效破解融資難、融資貴,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和信貸總量適度增長,加大定向調控力度,支持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和小微企業,降低服務收費。
經濟結構發生新變化
對於數字層面的問題,上下幾乎達成一致的區間共識。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近期曾表態,不低於6.5%的GDP增速就將被視作“7%左右”。
對於外部唱空的悲觀聲音,統計系統的一名官員對本報表示,降速是事實,但說失速就有些“誹謗”。“在經濟動能沒有明顯變化和升級的情況下,經濟經過多年高速增長再放緩是難以避免的,我們並沒有出現斷崖式跌落,更多的是中長期轉型危機。”這名官員說,咬住結構轉型將依舊是下一階段政策制定的重點。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傢連平[微博]表示,投資增速下降是導致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主要原因。從三大需求看,貿易盈餘擴大,消費增速穩定,資本形成顯著放緩。從三次產業看,第二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將進一步下降,經濟增長的新動力需要加強。
經過一兩年的過渡和適應後,市場對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容忍度和理性認識也在提高。在即將召開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中共中央將討論“十三五”規劃。記者統計發現,在主流機構和學者預測中,6.5%的“十三五”增速目標是一個較為主流的數字。
不僅如此,GDP在多項經濟數據中的“至尊”地位也在被削弱。近兩年來,中央政府在提倡逐步淡化GDP的同時,更對就業率和新增企業登記數量等指標表示出瞭極大的關註度。從世界范圍來看,這些數據更具主流意義,對國傢綜合實力的發展有著重要參考價值。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接觸的業界人士認為,盡管“保7”壓力增大,但他們依舊樂觀。
從新舊產業分化加大這一角度來看,不少觀點認為許多新興產業並未計算其GDP貢獻值,從而導致中國GDP存在低估。有學者表示,中國第三產業發展迅猛,其企業規模小、數量多,給抽樣帶來一定難度,大量服務業、個體小商販、農村地區消費等產生的經濟活動可能未被計入GDP。
中國的GDP核算問題一直是國際輿論關註的焦點,今年上半年,有聲音質疑GDP核算過高,此後官方從多個角度駁斥瞭這一說法。有意思的是,今年以來,也有不少聲音認為中國的GDP存在低估。
例如,近日有媒體引用國元證券(香港)首席經濟學傢葉翔的觀點稱,中國經濟結構已經轉型,但統計方法還停留在舊周期,導致數據不能反映真實的經濟增長情況。
葉翔認為,在上一個周期中,由於采礦、冶煉、重化工業行業等占比大,統計方法如果較真實地反映經濟增長狀況,在采樣的選擇與權重的分配上,以上這些行業所占的比重必須較大。但過去幾年增長較快的是第三產業,服務業公司規模小、數量多,如果完全沿用過去的統計方法,必定會低估真實的經濟增長情況。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對本報稱,統計局采樣有復雜全面的抽取和更新流程,但有一點是確定的,就是GDP內部產業結構和權重正在發生劇烈變化。他透露,從今年數據來看,新老產業的分化發展趨勢越來越明顯。
其中,產業結構的變化就是最為宏觀的體現。國傢統計局官網近日發表瞭題為《新常態新戰略新發展——“十二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斐然》的文章。文章指出,服務業已成為我國第一大產業,2015年上半年服務業占GDP比重上升至49.5%,服務業已經超出工業成為經濟增長的第一大支柱。
由於這一變化,一些傳統指標也呈現出滯後性。例如,發改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李樸民近日在回應“前三季度用電量和GDP增幅不一致”的提問時表示,二者不一致主要是用電結構與經濟結構之間的差異導致的。
李樸民表示,前些年用電增速和GDP增速二者的變化基本同步,相關系數在0.74左右。在經濟上升期,用電增速明顯快於GDP的增速;經濟下行期,用電增速明顯低於GDP增速。
近十年來,我國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和居民生活用電的比重平均為2:74:12:12,但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和居民生活占GDP的比重平均為10:46:44:0,兩者比重差異較大。
“經濟結構的變化是中國經濟動能變化的前兆,這意味著分析中國經濟需要一個新的角度和眼光。”前述官員表示,目前的政策目標是托底傳統產業回歸正常發展速度,同時搭建新興產業發展的高速快車道。
金融數據喜憂參半
不過,一些專傢表示,下一步中國經濟發展環境更趨復雜,國內外影響經濟平穩運行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有所增多,經濟下行壓力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實際上,從已經公佈的前三季度金融數據看,也是喜憂參半,貨幣政策依然面臨諸多考驗。
10月15日,央行發佈的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9月新增信貸1.05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升至1.35萬億元,連續3個月上升。廣義貨幣(M2)同比增速微降至13.1%,狹義貨幣(M1)同比增速升至11.4%,為2013年5月來的最高值。
華夏銀行發展研究部戰略室負責人楊馳向本報記者分析稱,一方面,廣義貨幣(M2)同比增速達到13.1%,人民幣貸款增加9.90萬億元,前期的降準降息、調整存貸比口徑等“微刺激”措施已經釋放出更多的流動性,貨幣政策的微調初見成效。
另一方面,楊馳稱,從社會融資規模來看情況不容樂觀,人民幣貸款占比不降反升,信貸融資仍是當前支持實體經濟的主體渠道,這和今年股市IPO暫停、融資環境不理想有關,也與監管當局治理同業業務導致信托貸款大幅下降、委托貸款統計口徑調整有一定關系。盡管人民幣貸款同比多增2.34萬億元,仍難以彌補信托、股市、銀行承兌匯票增長乏力帶來的融資規模下降。
實際上,銀行間市場的同業拆借和質押式回購利率,都明顯低於去年同期近1個百分點,說明銀行體系的總體流動性充足。
“如此看來,資金向實體經濟傳導的渠道不暢通的難題仍未破局。”楊馳分析稱,雖然銀行體系的總體流動性充足,但實體經濟信貸需求疲軟,銀行缺乏優質安全的放貸對象,“資產配置荒”的現象比較明顯。
從名義利率來看,存貸款基準利率均已降到10年來的最低水平。但考慮到CPI增速重回“1時代”,PPI長期低迷,物價水平在低位徘徊,實際利率水平其實仍然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使得企業的真實債務負擔依然較重。
央行降準預期加大
“9月金融機構外匯占款再創單月最大降幅,在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仍在的背景下,市場對人民幣貶值預期仍在,導致資本外流。”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健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但央行口徑外匯占款創三個月來最小降幅,顯示中國資本外流壓力有所緩解,表明央行穩定外匯市場的操作及加強遠期售匯宏觀審慎管理等措施有效穩定瞭市場預期。
招商證券研究發展中心宏觀研究主管謝亞軒認為,央行外匯占款回落的趨勢與目前國際資本流動形勢一致,也與通過央行口徑外匯儲備餘額變化測算的規模一致。這也說明央行通過積極幹預外匯市場,以及加強對遠期購匯收取保證金等逆周期宏觀審慎措施發揮瞭作用,有效地穩定瞭預期。
外匯占款的減少,9月金融數據的隱憂加大瞭市場對央行降準的預期。
“即便是央行外匯占款的負增長規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預期也是在上升的。短期內還看不到外匯占款負增長局面的逆轉。”招商證券[微博]研究部分析師閆玲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預測,結合9月信貸數據,穩增長政策仍在發力,配合資金到位情況改善,發改委又陸續批復一系列投資項目,意味著四季度經濟形勢有望較三季度改善。
“存貸款利率仍然有一定的下調空間,預計四季度根據經濟形勢變化和流動性情況,還會有降息降準政策出臺。”楊馳預測,高頻率地使用SLF、PSL、定向降準、再貸款等“微刺激”手段將成為貨幣政策的主基調。
“我們預測有一次降準,主要是認為需要應對未來外匯占款繼續下降所帶來的貨幣政策緊縮效應。”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宏觀經濟研究主管章俊對本報記者表示,外匯占款下降導致基礎貨幣減少,9月份M2增速下降很大程度上就是外匯占款下降造成的緊縮效應的體現。因此除瞭考慮增加基礎貨幣供應之外,例如信貸質押再貸款,通過降準提升貨幣乘數也是另一種對沖的方式。
章俊認為,目前央行在四季度可能還會有降準降息各一次:隨著經濟企穩和實體經濟活躍程度的提升,貨幣流通速度也會有所改善,這會有助於流動性環境的進一步改善,再加上類似信貸資產質押再貸款之類的創新政策工具的配合,就實體經濟本身而言不需要進一步降準。
不久前,央行宣佈擴大信貸資產質押再貸款試點的合格質押品選擇范圍。這被市場視為央行開辟瞭基礎貨幣投放的另一有利渠道。
新聞來源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hgjj/20151019/015923506960.shtml
三季度GDP破7幾乎成定局 降準預期加大
三季度GDP或“破7” 降準預期加大車貸信貸南投中寮車貸信貸
王子約 李德尚玉
中國經濟正面臨新舊交替的壓力和挑戰。在經濟增長舊動力衰退、新動力尚未成為主導力量的當下,有人擔憂,中國經濟是否會“硬著陸”或動力消退?
昨日,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國傢主席習近平強調,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7%,符合全年增長預期目標,也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增長最快的。一個國傢經濟增長,有快有慢是正常的,不能說隻能加速、不能減速,這不符合經濟規律。
今天,國傢統計局將公佈第三季度GDP,這再次成為關註焦點。《第一財經日報》梳理十傢主流券商報告和多方預測發現,認為三季度GDP增速低於7%的觀點超過九成,大部分預測在6.7%~6.9%范圍房子信貸設定內。
一名官方經濟研究人士對本報表示,從此前公佈的數據來看,三季度GDP“破7”幾乎成為定局。他認為,當前內外需持續疲軟,人民幣信貸回升和供給量增大等有利因素被貶值對沖,在復雜矛盾的背景下,這一數據並不悲觀,而且從分項數據看,中國經濟轉型的成效日益顯現。
不過,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依然錯綜復雜,全球經濟情況總體偏弱,中國不可能獨善其身。上周五央行[微博]最新發佈的數據顯示,9月金融機構外匯占款下降幅度再創歷史單月最大降幅,央行外匯占款也已連續8個月下降。
市場普遍認為,未來數月中國的外匯占款仍然可能出現負增長。外匯占款的減少、9月金融數據的隱憂,加大瞭市場對央行降準的預期。
李克強總理16日主持召開金融企業座談會時就強調,要在保持宏觀政策穩定的同時,引導金融機構圍繞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創新服務方式,有效破解融資難、融資貴,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和信貸總量適度增長,加大定向調控力度,支持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和小微企業,降低服務收費。
經濟結構發生新變化
對於數字層面的問題,上下幾乎達成一致的區間共識。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近期曾表態,不低於6.5%的GDP增速就將被視作“7%左右”。
對於外部唱空的悲觀聲音,統計系統的一名官員對本報表示,降速是事實,但說失速就有些“誹謗”。“在經濟動能沒有明顯變化和升級的情況下,經濟經過多年高速增長再放緩是難以避免的,我們並沒有出現斷崖式跌落,更多的是中長期轉型危機。”這名官員說,咬住結構轉型將依舊是下一階段政策制定的重點。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傢連平[微博]表示,投資增速下降是導致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主要原因。從三大需求看,貿易盈餘擴大,消費增速穩定,資本形成顯著放緩。從三次產業看,第二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將進一步下降,經濟增長的新動力需要加強。
經過一兩年的過渡和適應後,市場對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容忍度和理性認識也在提高。在即將召開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中共中央將討論“十三五”規劃。記者統計發現,在主流機構和學者預測中,6.5%的“十三五”增速目標是一個較為主流的數字。
不僅如此,GDP在多項經濟數據中的“至尊”地位也在被削弱。近兩年來,中央政府在提倡逐步淡化GDP的同時,更對就業率和新增企業登記數量等指標表示出瞭極大的關註度。從世界范圍來看,這些數據更具主流意義,對國傢綜合實力的發展有著重要參考價值。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接觸的業界人士認為,盡管“保7”壓力增大,但他們依舊樂觀。
從新舊產業分化加大這一角度來看,不少觀點認為許多新興產業並未計算其GDP貢獻值,從而導致中國GDP存在低估。有學者表示,中國第三產業發展迅猛,其企業規模小、數量多,給抽樣帶來一定難度,大量服務業、個體小商販、農村地區消費等產生的經濟活動可能未被計入GDP。
中國的GDP核算問題一直是國際輿論關註的焦點,今年上半年,有聲音質疑GDP核算過高,此後官方從多個角度駁斥瞭這一說法。有意思的是,今年以來,也有不少聲音認為中國的GDP存在低估。
例如,近日有媒體引用國元證券(香港)首席經濟學傢葉翔的觀點稱,中國經濟結構已經轉型,但統計方法還停留在舊周期,導致數據不能反映真實的經濟增長情況。
葉翔認為,在上一個周期中,由於采礦、冶煉、重化工業行業等占比大,統計方法如果較真實地反映經濟增長狀況,在采樣的選擇與權重的分配上,以上這些行業所占的比重必須較大。但過去幾年增長較快的是第三產業,服務業公司規模小、數量多,如果完全沿用過去的統計方法,必定會低估真實的經濟增長情況。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對本報稱,統計局采樣有復雜全面的抽取和更新流程,但有一點是確定的,就是GDP內部產業結構和權重正在發生劇烈變化。他透露,從今年數據來看,新老產業的分化發展趨勢越來越明顯。
其中,產業結構的變化就是最為宏觀的體現。國傢統計局官網近日發表瞭題為《新常態新戰略新發展——“十二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斐然》的文章。文章指出,服務業已成為我國第一大產業,2015年上半年服務業占GDP比重上升至49.5%,服務業已經超出工業成為經濟增長的第一大支柱。
由於這一變化,一些傳統指標也呈現出滯後性。例如,發改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李樸民近日在回應“前三季度用電量和GDP增幅不一致”的提問時表示,二者不一致主要是用電結構與經濟結構之間的差異導致的。
李樸民表示,前些年用電增速和GDP增速二者的變化基本同步,相關系數在0.74左右。在經濟上升期,用電增速明顯快於GDP的增速;經濟下行期,用電增速明顯低於GDP增速。
近十年來,我國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和居民生活用電的比重平均為2:74:12:12,但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和居民生活占GDP的比重平均為10:46:44:0,兩者比重差異較大。
“經濟結構的變化是中國經濟動能變化的前兆,這意味著分析中國經濟需要一個新的角度和眼光。”前述官員表示,目前的政策目標是托底傳統產業回歸正常發展速度,同時搭建新興產業發展的高速快車道。
金融數據喜憂參半
不過,一些專傢表示,下一步中國經濟發展環境更趨復雜,國內外影響經濟平穩運行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有所增多,經濟下行壓力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實際上,從已經公佈的前三季度金融數據看,也是喜憂參半,貨幣政策依然面臨諸多考驗。
10月15日,央行發佈的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9月新增信貸1.05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升至1.35萬億元,連續3個月上升。廣義貨幣(M2)同比增速微降至13.1%,狹義貨幣(M1)同比增速升至11.4%,為2013年5月來的最高值。
華夏銀行發展研究部戰略室負責人楊馳向本報記者分析稱,一方面,廣義貨幣(M2)同比增速達到13.1%,人民幣貸款增加9.90萬億元,前期的降準降息、調整存貸比口徑等“微刺激”措施已經釋放出更多的流動性,貨幣政策的微調初見成效。
另一方面,楊馳稱,從社會融資規模來看情況不容樂觀,人民幣貸款占比不降反升,信貸融資仍是當前支持實體經濟的主體渠道,這和今年股市IPO暫停、融資環境不理想有關,也與監管當局治理同業業務導致信托貸款大幅下降、委托貸款統計口徑調整有一定關系。盡管人民幣貸款同比多增2.34萬億元,仍難以彌補信托、股市、銀行承兌匯票增長乏力帶來的融資規模下降。
實際上,銀行間市場的同業拆借和質押式回購利率,都明顯低於去年同期近1個百分點,說明銀行體系的總體流動性充足。
“如此看來,資金向實體經濟傳導的渠道不暢通的難題仍未破局。”楊馳分析稱,雖然銀行體系的總體流動性充足,但實體經濟信貸需求疲軟,銀行缺乏優質安全的放貸對象,“資產配置荒”的現象比較明顯。
從名義利率來看,存貸款基準利率均已降到10年來的最低水平。但考慮到CPI增速重回“1時代”,PPI長期低迷,物價水平在低位徘徊,實際利率水平其實仍然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使得企業的真實債務負擔依然較重。
央行降準預期加大
“9月金融機構外匯占款再創單月最大降幅,在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仍在的背景下,市場對人民幣貶值預期仍在,導致資本外流。”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健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但央行口徑外匯占款創三個月來最小降幅,顯示中國資本外流壓力有所緩解,表明央行穩定外匯市場的操作及加強遠期售匯宏觀審慎管理等措施有效穩定瞭市場預期。
招商證券研究發展中心宏觀研究主管謝亞軒認為,央行外匯占款回落的趨勢與目前國際資本流動形勢一致,也與通過央行口徑外匯儲備餘額變化測算的規模一致。這也說明央行通過積極幹預外匯市場,以及加強對遠期購匯收取保證金等逆周期宏觀審慎措施發揮瞭作用,有效地穩定瞭預期。
外匯占款的減少,9月金融數據的隱憂加大瞭市場對央行降準的預期。
“即便是央行外匯占款的負增長規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預期也是在上升的。短期內還看不到外匯占款負增長局面的逆轉。”招商證券[微博]研究部分析師閆玲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預測,結合9月信貸數據,穩增長政策仍在發力,配合資金到位情況改善,發改委又陸續批復一系列投資項目,意味著四季度經濟形勢有望較三季度改善。
“存貸款利率仍然有一定的下調空間,預計四季度根據經濟形勢變化和流動性情況,還會有降息降準政策出臺。”楊馳預測,高頻率地使用SLF、PSL、定向降準、再貸款等“微刺激”手段將成為貨幣政策的主基調。
“我們預測有一次降準,主要是認為需要應對未來外匯占款繼續下降所帶來的貨幣政策緊縮效應。”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宏觀經濟研究主管章俊對本報記者表示,外匯占款下降導致基礎貨幣減少,9月份M2增速下降很大程度上就是外匯占款下降造成的緊縮效應的體現。因此除瞭考慮增加基礎貨幣供應之外,例如信貸質押再貸款,通過降準提升貨幣乘數也是另一種對沖的方式。
章俊認為,目前央行在四季度可能還會有降準降息各一次:隨著經濟企穩和實體經濟活躍程度的提升,貨幣流通速度也會有所改善,這會有助於流動性環境的進一步改善,再加上類似信貸資產質押再貸款之類的創新政策工具的配合,就實體經濟本身而言不需要進一步降準。
不久前,央行宣佈擴大信貸資產質押再貸款試點的合格質押品選擇范圍。這被市場視為央行開辟瞭基礎貨幣投放的另一有利渠道。
新聞來源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hgjj/20151019/015923506960.shtml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